当杨瀚森第6次用慢动作般的背身单打戏耍双人包夹时,转播镜头精准捕捉到王博教练瞳孔地震的0.3秒——这位CBA年度最佳教练候选人,此刻仿佛在参加《演员的诞生》即兴表演单元,用凝固的嘴角和抽搐的太阳穴演绎《论如何优雅地放弃治疗》。Opta数据显示青岛队在被包夹时进攻效率暴涨42%,而广厦球员在防守端跑动距离比G1下降1.2公里,相当于全队集体少跑完两座埃菲尔铁塔高度。
"我们贯彻了消耗战术。"王博赛后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让记者们憋出内伤,毕竟杨瀚森本场助攻数(9次)比他全场折返跑次数(7次)还多。当被问及第二节长达8分钟不叫暂停的决策时,他摩挲着战术板边缘脱胶的塑料膜:"有些时候,沉默比嘶吼更有力量。"
孙铭徽的复出堪称医学奇迹——这位曾经的后场发动机如今化身移动投篮训练器,11投2中的表现让篮筐都产生怜悯性震颤。更讽刺的是,当他第3次三分球砸中计时器时,观众席竟响起整齐的《祝你平安》大合唱。某匿名球探在社交媒体吐槽:"建议联盟设立人道主义救援通道,把孙铭徽的出手权捐给需要的人。"
球迷论坛早已把"包夹杨瀚森"列为新型行为艺术,毕竟这位18岁中锋在被围剿时的传球准度(87%)比广厦全队罚球命中率(72%)还高。体育心理学专家李教授一针见血:"当对手把弱点包装成战术,你很难判断这是天才布局还是行为艺术——就像试图用漏勺给浴缸放水。"
笔者至今无法理解广厦的更衣室香薰配方,能让全队在48分钟内集体进入贤者时间。当杨瀚森第4节闲庭信步送出跨越半场的no look pass时,转播镜头扫过广厦替补席——有人抠指甲,有人刷手机,还有人专注研究矿泉水瓶的防伪标识,完美诠释"躺平美学"的终极形态。此刻的杭州体育馆,连空调出风口都在发出黑色幽默的叹息。